2013年2月2日 星期六

博物館展示的景觀 2010

博物館展示的景觀


第四屆博物館研究雙年學術研討會「博物館展示的景觀」(2010)
4th Biennial Conference of Museum Studies on “The Landscapes of Museum Exhibition”
國立臺灣博物館、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



自2004年的九月起,臺灣的博物館社群開始定期聚會,舉行「博物館研究雙年學術研討會」,每次近五百名參與者闢室切磋,累積豐碩成果。前三屆的博物館學議題:「博物館、知識建構與現代性」,「製作博物館」,「博物館蒐藏的文化與科學」,已 / 將分別出刊專書。今年第四屆以「博物館展示的景觀」為範疇,公開徵求論文。

◎ 研討會緣起與目的
                                                                                        
博物館/美術館的展示就在我們四週。去(2009)年年底以來,蔡國強的泡美術館在2010開年與三個來自日本東京、四川自貢市、澎湖的恐龍展共舞,Van Gogh的畫作燃燒國家歷史博物館的畫廊,土地銀行舊址變身臺灣博物館「自然史展示館」,故宮既迎接前朝雍正與遼人黃金旺族而「文藝紹興:南宋的藝術與文化」、「大英博物館:古希臘人體之美」等特展也蓄勢待發,想要轟動全世界的上海「世界博覽會」與臺北「花卉博覽會」在海峽兩岸並茂,水災之後大學校園出現漂流木塑造的「綠野仙蹤」,「雙年展」潮流中國美館籌組「臺灣報到:2010臺灣美術雙年展」。例子不勝枚舉。博物館展示明顯的造成社會文化的衝擊,觀念、物件與展示技術驅動特殊的文化地景。博物館如何展示,又為何展示呢。

作為一種文化機制,博物館對外呈現其自我的方式是展示和教育的詮釋與溝通動員,而蒐藏與研究為確認其存在的實體。我們從展示與教育實踐,探測博物館蒐藏與研究的深度與廣度。要追求獨特的博物館學的成就、要實踐文化關懷,蒐藏品及其所內涵的行為與社會性無疑是最重要的基礎,而收藏品的再現則由博物館人意識性的詮釋與溝通行動而來。不論是常設展或臨時性的特展,一個吸引人的博物館展示,往往是通過其特殊的收藏品來建構的。凝聚的、被凍結的、結構化的、去脈絡的博物館收藏品,被用來發現動態的世界。博物館展示鋪陳出多樣地現代性景觀。

博物館特展與常設展二者雖然性質有異卻又是互補的。博物館的常設展呈現其自我認同,標誌一座博物館基本的任務、方向、蒐藏研究興趣,由一群任務導向的館員細心的照護。常設展論述的是自然與人文知識中的一些定論、由穩定的組織與資源維持。相對於特展,常設展示是長時間存在且靜態的,特展則探索知識中的可能面向、由暫時性的組織與資源來建構,是較為動態的。特展的原形是:某些人、在有限的時間與空間、意識性的陳列某些物件。持續的推出吸引人的特展,是所有的博物館經營的重任;特展的性質趨向於社會中的儀式現象,具有多面向的功能。首先,許多特展持續的推銷館藏、藉以彌補鉅量館藏不見天日的缺憾,這是一座博物館的基本責任。以館藏物件為基礎的展示,源源不絕的擺設一座博物館的豐富,這種傳統意義之下的特展,大致是以館方的立場出發的、是描述性的、也是灌輸的,展示內容具有權威性質。與此類似的,特展可以是新的學術、藝術創作的發表,通過特展挑戰過去的發現、發表藝術家的創造力,支持一個特定社會中的理性與想像存在的基本價值。

近代以來,特展被期待為一種動態的「論壇forum」,展示論述偏向「評論」、「批判」的文類,具有主動的迎向社會議題、關照不同主體的特徵,特展成為博物館參與社會文化實踐的一部份。這種特展形式強調既詮釋的主體觀點、採取嶄新的展示手法,且使族群、前衛、實驗藝術的領域者增加提出新觀念的可能性。特展也常與文化產業相連接,其目的在於將某種商品推銷出去,特展因此捲入市場體系,展示公司、策展人、展示製作、展示設備、媒體經營者成為互相連結的系統。由於特展可以吸引大量參觀者,便被視為一種生財的機制。一項獨特精采的特展也的確可以成為開拓收入的管道。但是,近幾年來,幾個國家博物館「超級大展(blockbuster)」的現身,卻預示了臺灣的博物館經營朝向之市場理性的途徑。促銷既由手段轉變為目的,大眾媒體對展示的操控便不可避免。一旦博物館的經營者陷入將展示以市場需求的假設來定位,其商品化終將危害其自身的生存環境。至少,在資本主義體系中博物館的存在價值被邊緣化。

整體而言,展示是博物館直接與觀眾面對的重要管道。觀眾通過展示認識博物館,展示召唤閱讀、誘發論述。一座博物館的經營,往往要投下龐大的經費製作常設展與特展,以便於吸引觀眾、達成文化與科學的目的。博物館追求展示之精進,不只依賴具想像力與實踐力的能動主體(agency),也期待於深刻的展示認識與批判。

很顯然的,展示既可以為博物館的發展披荊斬棘,也有可能違反促成科學與文化發展的基本價值;既可以是著重主體詮釋的,也可能因壟斷與排他而稀釋文化民主的需求。當代的博物館必須衍生出一些新的關懷、開發新的展示途徑、以及時常保持如何讓觀眾真正的理解展示的警覺。然而展示研究與批判的標準從何而來呢?展示的實體出現於前,展示的研究與批判應該是何種文類(genres),具有何種知識論的背景?在前述背景之中,博物館展示是藝術與科學作品,展示的認識與批判是一個複雜的整體,涉及不同人、在不同的時空、運用某種特定的標準、某種理想型態或典範對於一個既存的展示從事判斷。博物館展示研究所指涉的不止是知識有效性的情況,亦是一種直接去評估社會和文化(多面向)實踐的調查與書寫方法。而從事研究的工作,必須探究思想與事物的基本前提和存在理由(raison d’être)」。

博物館展示研究呈現「形式論」與「實質論」兩種不同途徑。前者關心展示的構成條件,後者關懷展示與人和社會發展的關係,二者都因主體性的差異而呈現不同的判斷。對博物館人而言,展示設計必須服從下列幾個條件:以獨特的物件為主體,設計令人樂於接受的空間形式,以能夠令人明瞭的圖片、文字來呈現,妥善的處理聲音、並運用合理的設備與燈光。相對的,觀眾體會一個展示的秩序卻是反轉的。人們漫遊到博物館,先看到並聽到展示。展示呈現必須能精確的銘刻展示主題與展出物件,界定展示的活動範疇,並細膩的織造其內在形式之間的關聯性。

英國倫敦V & A博物館的亞洲文化展示裡的「中國廳、韓國廳、日本廳」等,和臺灣的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中國人的心靈廳」,都使用一些額外物件以支持展示主題,例如特定時代的家具、模型及舞台佈景、機械設備。雖然這些物件強化展示氛圍,卻須與展示概念或主題有關,而且也不能讓觀眾從主要的展示單元中分心。這種要求不容易達成。因此,科博館「恐龍廳」母子機械恐龍,雖然接受民眾的好評、也卻無法推拒強烈批評。栩栩如生、令許多幼童信以為真的古生物教育輔助道具,挑戰知識傳達與博物館本位的基本論者。

實質論者的博物館展示研究,留意展示所呈現的和塑造的觀看世界的方式。英國倫敦自然史博物館的「地質廳」展示,一反過去對結構性的、外在形式追求,轉而強調變化的、內在的力量。巴黎羅浮宮「原始藝術展示廳」的組織者,知道空間是由其使用情況來界定的。展場呼應人們近距離觀看及使用展品的渴望,所有非凡的藝術品及美學元素都得到足夠的被觀看空間;更重要的是將「原始藝術」從西方藝術的附庸或演化序列中抽離出來,賦予作品獨立的、尊崇的地位。民族學者退位、美學家上場。

展示的分析與理解應揭示其核心問題與價值。作為藝術與科學作品的博物館展示,不僅帶有價值,甚至本身就是一種獨特的價值結構。法國的國立自然史博物館的「大演化廳」,將末世的方舟意象、劇場表達手法與圖書館形式三者結合起來,而微光黯淡的「滅絕室」,潛伏生命暫時停頓、過去等待甦醒的動物,共同創造出物種的紛繁、多樣與生命演化的不可預測。故宮博物院的「發現十七世紀的臺灣」展,雖有知名文化學者雄辯的在媒體撰文支持,偏頗的歷史主義內容隱涵原住民強烈批駁的「去原住民歷史」傾向。事實上,許多以原住民族為對象的展示,往往弔詭的被批判為「忽視人的生存現狀」。來自德國的「人體的世界展」,空有挑戰學院壟斷觀看人體的權威之名、卻缺乏大眾教育實踐之實,標榜科學與藝術的結合、卻無法跳脫美學相對論的漩渦;而塑化技術的發明與身體展示,更不可避免的隱含大量生產與將人體商品化的取向。如此看來,展示是思想、設計、內容與政治經濟互為主體的複雜整體。博物館展示描繪、對話處理的是人的處境(human situations)和社會文化的需求(social and cultural needs)。目前臺灣的博物館展示繁花似錦,而展示之分析與理解的博物館學與博物館誌的研究是少見的。我們應該如何從事這方面的研究呢?M. Sahlins 在《文化與實踐理性 Culture and practical reason》(1976)一書指出人類學與文化研究的關係或許可供參考。接受 Sahlins 的觀點,博物館展示的研究任務是「生產關於展示的深入報導,以便揭露展示的獨特意義結構」。

本研討會的目的在於嘗試通過跨科際的各種視野(perspectives),考掘獨特的時空背景之中的博物館展示景觀建構,延續前階段研討會成果,強化臺灣博物館展示研究之理論深度,並擴展博物館展示實踐的參考面向。

◎ 研討會子題                                                                            

我們竭誠歡迎以博物館展示為研究基礎、跨學科、跨領域的實證研究論文,參與下列幾個子題的研討。子題範圍如下:
(一)博物館展示的起源與其發展的研究。
(二)博物館展示的功能及其與博物館其他部門的關係。
(三)博物館展示實踐和社會制度的關係(社會、文化政治與經濟、儀式、科技、生態)。
(四)博物館展示與特定文化範疇(例如:觀看、認知、溝通、時間、空間、物、身體、性別、認同、記憶、歷史、價值、意義、美感、主體、真確性、自我、他者等)之關係。
(五)博物館展示的博物館誌研究。

◎ 投稿方式                                                                              
有興趣參加【博物館展示的景觀學術研討會】者,請於2010年04月30日前,E-mail 或郵寄 300字至 500 字的「摘要」至本研討會籌備委員會。投稿「摘要」請註明參加研討的子題。籌備委員會將審查、並回覆是否可行。本次會議預計邀請兩位 Keynote Speakers、收錄十八篇與會者論文進行研討。來稿以中文兩萬字以內為準。正式論文截稿日期為2010年10月10日。論文撰述格式,請參考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博物館學季刊》撰稿體例。來稿者請註明:作者姓名、簡歷、通訊地址、電話與傳真號碼、E-mail Address 等資料以便聯絡。研討會結束後,經兩人同儕、匿名審查通過的論文,將收錄於論文集出版。

◎ 參與研討會人士                                                                                          
本研討會的參與者,除了論文發表、評論學者之外,並將邀請相關學者、教師、研究生及博物館理論與實務專家與會。預估參與研討人數為三百人;另於開幕、閉幕時增邀貴賓約二十人;大會工作人員三十人;總參與人數預計約三百五十人。

◎ 研討會時間:中華民國九十九(2010)年十一月十八日(四)至十一月十九日(五)

◎ 研討會地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臺北市學園路一號)/ 國際會議廳

◎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博物館

◎ 合辦單位: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

◎ 會議主席:盛治仁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

◎ 學術研討會籌備委員                                                                                      
王嵩山  教授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文化資源學院院長、博物館研究所所長
李子寧  副研究員  國立臺灣博物館典藏管理組組長
林    平  副教授  東海大學美術系主任兼所長
邱貴芬  教授  國立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所長
林會承  教授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古蹟研究所
張譽騰  教授  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
陳佳利  副教授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
陳其南  教授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
馮明珠  教授  國立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理事長
歐陽盛芝  研究員 國立臺灣博物館典藏管理組
蕭宗煌   國立臺灣博物館館長、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常務理事(召集人)

◎ 大會工作小組                                                                                            
王嵩山(召集人)、歐陽盛芝、陳佳利、黃貞燕、劉惠媛、黃秀梅、唐君嫻、李慧敏、李芊瑜、許菁珊、陳奕良、李金賢、吳咨閔、林瑜婷,北藝大博物館研究所所學會

【「博物館展示的景觀」學術研討會】籌備會                                                                      
1. 收件地點:
(1)郵寄: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11201臺北市北投區學園路一號。 (2)研討會信箱:E-mail:2010bcms@gmail.com
2. 聯絡人:
(1)博物館研究所辦公室,黃秀梅助教:(02) 2896-1000#3412,李金賢先生 。吳咨閔小姐 。 (2)傳真:(02) 2897-6445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