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日 星期六

製作博物館 2006

製作博物館」第二屆博物館研究年學術研討會(2006))
2nd NMNS Biennial Conference of Museum Studies on 
“Making Museum”2006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研討會緣起與目的 
    博物館事業的發達,是一個漸進的、不止息的全球現象。製作博物館(making museum)的熱潮約延燒了四分之一世紀,博物館的實體建築與相關事物儼然成為一種世界性的流行風尚。不只新的博物館被創造出來,許多物件與場所追求「博物館化」。不少孩童時期非自願參觀博物館的年輕人,如今加入了這個行業、或在專業領域上進行獨創的摸索,相關的實務網絡與實踐社群正在成長。不論識與不識,博物館的名稱現在大家都能琅琅上口。
然而,「名可名非常名」。博物館不是一個中性的領域,在全球性的積極性的製作博物館的歷程,量的增加促成質的變化,不同程度的、或大或小的爭議風暴,也在形成、消失、再形成。至少,博物館性質的兩面性(duality)呈現在幾個面向。博物館可以是一道增益人間美麗但轉瞬即逝的彩虹,也可能是一顆恆久遠、永流傳的鑽石。博物館不但是一個社會的文化體系中自成一格、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的存在,要不要與該不該設立博物館實在不容易產生共識。博物館的相關建設所需支應的經費也許不至於動搖國本,但基本結構(base structure)所引發的上層結構(supper structural)的變化卻也不容小覷。博物館固然有「美名」在身,也會遭遇「污名化」,特別是一旦涉及族群文化與社會階級差異議題,製作博物館的想像便不是那麼理所當然。
再說,製作博物館的過程,一方面展現其詩意的演出,另一方面又體現了行政部門的攻防與綿綿密密的政治的角力。更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共識是多種形式的論述交鋒的結果」。正如S. D. Lavine I. Karp Exhibiting Cultures.1991)所正確指出的:任何展示都不免偏向某些文化假設以及製作展示者所擁有的資源,這種展示性質使強調多元文化主義(multiculturalism)的美國博物館之展示「成為一種被爭論的地界(a contested terrain)」。A. K. Schneider 在她的著作 Creating the Musée d’Orsay: The Politics of Culture in France》(1998)中,描繪共同創造奧賽博物館的政治家、專業研究員(curators)、史學家,對於建築形式、收藏品、與博物館觀念的爭辯與妥協,揭露法國博物館體系中專業精英(curatorial elite)被社會賦予的真實權力。藉由 Schneider 對奧賽博物館的具體分析與比較觀點,不但反映出「文化對法國大眾的重要性」,博物館的現身再製法國人美學觀之文化觀念,具體呈現其將政治的敵對陣營加以整合的能力,也顯示出法國政府支持博物館的方式與美國博物館的私立(由富翁支持)背景差別極大。不論法國政府或民眾都允許「透過政府本身及其科層體制傳達藝術與社會的價值」,相較於美國,「藝術世界中法國政府扮演一個強有力的角色」,國家領導者被賦權委託專業在整體的法國文化版圖上增添榮光的表徵。在臺灣我們邯鄲學步於不同制度,雖有經典的文化政策宣導:「博物館之建構是為了達到民有、民治、民享的理想」,但事實是國家與地方社會、資本家與勞動者兩造,對博物館的詮釋有如天壤之別,大半的時間雙方在對立的陣營堅持著,「是其所是,非其所非」,既沒有交集、也無法溝通。
作為社會物的博物館(嚴格的說應該是美術館或藝術博物館)建築,極盡炫麗奇巧之能事,創造跨地方的流動空間性,其支配性甚至凌駕了原本具有無可取代價值的館藏品;但是,另一方面,大部分的(歷史與自然科學)博物館工作仍舊依賴與過去對話,博物館的大門向自然資源與文化遺產開敞。不論如何,對於物件的本質性需求,對於一種社會物的再現形式,決定於博物館自成一格的特性。今日的博物館功能也日趨複雜,可能是文化創意產業、地方或國家認同、科學與文化發展、休閒旅遊娛樂事業、終身學習體系 …… 等的「發動機(generator)」。對比於過去的靜態詮釋行動,當大家認知「會動的物是重要的(animal matter)」、或表演是展示的一環、或跨越固定僵化的界限是創意的來源、或管理的理性化凌駕專業的執行力、或觀眾「倍增計劃」開始有了效果、或行政法人比國家科層體制要好,挑戰博物館本質的「認同困境」便開始流竄。
    博物館事業是「志業」?是「專業」?是「產業」?可以說都是、也都不是;受到全球化之財經地景、民族地景與意理地景等影響而成型的「博物館地景(museoscapes)」也許更像一種「混血的雜業」。博物館的發展因素既涉及複雜的「非博物館因素」,這些因素是什麼呢?人類學家Arjun Appadurai Modernity at Larg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Globalization.1996)一書提醒我們,全球化現象是複雜的和變動的政治經濟樣態,其核心問題是文化同質化與異質化之間的非互斥關係,博物館全球化現象尚隱含為數不少的社會運動和不穩定的游動社群所營造的行動空間和地方性的文化,因此我們必須處理的是全球化與地方化的過程。透過地方文化的多菱鏡式的詮釋,普遍的博物館全球化不但產生差異極大的現象,也引發不同社會文化體系之積極或消極的回應,驅動不同地域的政治、經濟面貌。
上述所提到的現象恐怕還是一種初步的、簡化的理解。不論在世界他地方或在臺灣,製作博物館的問題是一種複雜的存在。假若博物館的建構,不由自主的、或意識性的捲入政治經濟競逐的狂暴漩渦,根據知識背景滲入不同性質的想像,一種不受外在影響的、自明性的「真實的博物館」是什麼呢?如果一座博物館與一棟非博物館之間沒有明顯可見的差別,然則導致兩者之間差異的原因為何?一個特定社會中的博物館現象,是「被操弄者」還是「操弄者」,它們如何制度化、又如何成為一種新的機構或制度?人民或公眾的位置被賦與極高的重要性,他們到底以何種或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參與博物館的建構?博物館組織中的人是資產還是成本?在不同社會中的眾多文化機構中,博物館類型(types)與形式(forms)的製造,究竟隱藏何種內在邏輯與規則?而製作博物館的結構化過程(structuralizing),如何與前述的內在邏輯與規則對話,又受到社會組成原則與文化思考模式何種決定性的影響呢?
臺灣生產博物館的速度與數量,較之歐美國家不遑多讓。但是,博物館愈是豐盛地繁殖,這個想像的社群(imagined communities)的性質愈令人困惑、也愈值得深入的探討。本研討會的目的嘗試通過各種視野(perspectives),考掘獨特的時空背景之中的博物館現象。事實上,博物館研究既是一種實用性強烈的學科,深入的探討博物館經由「何人、何時、何物、為何、何地、以及如何」(whowhenwhatwhywhereand how)被建構出來,不但足以增加博物館研究之理論深度,也有助於豐富博物館實踐的參考面向。

研討會子題
我們竭誠歡迎以博物館研究主要分支(蒐藏、研究、展示、教育、管理)為基礎的經驗研究論文,參與研討下列幾個子題:
(一)不同類型的博物館之(蒐藏、研究、展示、教育、管理)內在的製作形式,博物館與一個特定社會的其他組織(或制度)的結合(articulation)。
(二)博物館專業主義與博物館(蒐藏、研究、展示、教育、管理)之時間、空間建構的關係。
(三)博物館(蒐藏、研究、展示、教育)經營管理與文化治理。
(四)物件知識、文化資產脈絡的派生與博物館(蒐藏、研究、展示、教育、管理)範疇邊界的辯證。

投稿方式
有興趣參加研討會者,請於20051231日前,E-mail 或郵寄300字至500字的「摘要」至本研討會籌備委員會。籌備委員會將審查、並回覆是否可行。本次會議預計收錄十八位與會者論文進行研討。來稿以中文兩萬五千字以內為準。正式論文截稿日期為2006731,逾期不收。論文撰述格式,請參考《博物館研究專刊》撰稿體例。來稿者請註明:作者姓名、簡歷、通訊地址、電話與傳真號碼、E-mail Address等資料以便聯絡。研討會結束後,經兩人同儕、匿名審查通過的論文,將收錄於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出版之《博物館研究專刊》系列。
參與研討會人士
    本研討會的參與者,除了論文發表、評論學者之外,並將邀請相關學者、教師、研究生及博物館理論與實務專家與會。預估參與研討人數為一百六十人;另於開幕、閉幕時增邀貴賓約二十人;大會工作人員二十人;總人數共計約二百人。
研討會時間   中華民國九十五(2006)年九月十四日(四)至九月十五日(五)
研討會地點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臺中市館前路一號)/ 國際會議廳
主辦單位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合辦單位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 博物館研究所
會議主席   林宗賢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
學術研討會籌備委員
周文豪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動物學組研究員/ 副館長(召集人)
林會承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古蹟研究所教授/ 文化資源學院院長
何傳坤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研究員/ 主任
江韶瑩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副教授/ 所長
汪清雨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資訊組主任
張譽騰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教授/ 所長
周功鑫  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教授/ 所長
劉德祥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展示組副研究員/ 主任
王嵩山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研究員,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合聘教授
大會工作小組      滕清生、王嵩山、劉德祥、陳佳利、黃貞燕、許美蓉、張蕙敏、莊明賢、林美齡、曾美華、洪夙慶、詹妙達、曾寶芬、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研究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