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博聞第一期。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與文化資產研究中心。
王嵩山
在921地震的十週年,88莫拉克颱風又創造一個災難的日子。災難如影隨形,穩定的博物館能有什麼作為?
博物館給人的印象是靜態或甚至是靜止的,是收留殘局的遺物的,是文物取向的噬獵者,是沒有時間性的,是「尊古」「尚舊」的,是「後設」的,是沒有能力應付變化的。以巨大動能的自然力撼動萬物秩序的天災,考驗一座博物館行動力,也促成眾多博物館的反省。
921我們看到史博館與科博館,分別在臺灣各地與臺中縣東勢鎮的匠寮巷社區從事地震後的文物相關工作。十年後的88水災,史前館在第一時間便捐贈物資,且在該館的「七週年慶暨為重建部落祈福」的活動中發起同仁愛心自由捐一日所得,8月17日 的館慶當天除了學術演講之外,更安排為重建部落祈福的活動,邀請卑南族「高山舞集」歌手郭明龍、林娜鈴以樂舞演出為嚴重受災的東排灣、魯凱族區域住民祈福。災區頭目宋賢一出席,講述部落在災後的影響、感謝各界關懷。古明德頭目則以傳統祈福儀式,祝禱將來的重建部落。博物館中的展演
作為考古學與人類學的專業博物館,史前館與其周邊的族住民族群與史前一直關係密切。史前館人員及時的進入被水災沖走六十五間房子的臺東縣金峰鄉嘉蘭村,分別進行「搶救文物、歷史記憶」、「心靈、教育系列活動」。雖然搶救其實是有限的,這些涉及博物館蒐藏與教育的活動所累積的資料,可以在水災滿百日時推出相關特展。
不僅如此,8月29日 ,史前館更邀集災區代表與台日相關原住民、民族學、考古學、自然資源學、學者近二十人,舉行「劇變、生存、活路:莫拉克風災部落重建論壇」。會議中廣泛的討論受災居民安置、心靈與教育重建、生計發展與安排、社會文化重建等議題。其中,最被著墨的是遷村、及其所涉及的民族與文化存續等問題。
後災後博物館如何行動呢?日本民族學博物館的人類學家野林厚志呼籲:災難之後的行動「要做的是復舊工作」,這個「舊」來自於平日的累積。平日的累積越多,復舊的可能性越高。災難之後,資料的收集、保存與活用之需求浮上檯面。而災區檔案化的工作勢在必行,其中應該包含內部的紀錄(災害民族誌、報告書)、外部紀錄(報紙、電視)。此外,博物館的教育功能也可以扮演一個角色,也就是藉由設立防災博物館、修護學室分別將知識傳達給下一代。
此外,視覺與表演藝術類型的美術館也未嘗缺席。如後921國美館的相關特展(包括一個取材「送瘟王船民間信仰」作品);以及後88水災北藝大關渡美術館舉行「綠野仙蹤:漂流木首部曲」,通過不同文化的藝術家對漂流木的美學語言,不但呈現藝術的能動力,也體現了漂流木所承載的「跨文化」創造性、療癒性的多元觀點。
我們應以較大的時空視野來看待事物。氣候學家與歷史學家都告訴我們,天災是自然與社會的常態。20世紀中葉,環境意識日漸增強,對於環境的保存需求持續增加。許多具有科學意義的遺址被保存下來、並且得到適當的詮釋。在國家公園、歷史遺址與建築從事修復行動,也開始見之於博物館。另一方面,這種情形也促使歷史與自然景觀的保存方式,也朝向博物館的思維。此外,將社區視為一個整體(community as a whole)、由「非專家」的在地人來詮釋人類與自然環境的「生態博物館」概念化行動,更因此產生文化、社會與環境變遷因素的新理解。
臺灣的博物館事業看似蓬勃,但其實質的博物館實踐還可再深化。以原住民部落重建所需的資料而言,相關的社會文化資料並未搜集得夠多,特別是攸關部落重建成效的無形文化資產(包括生態知識體系、文化地景觀念、族群文化傳承者)資料明顯不足。沒有應有的蒐藏與知識、無法形成妥適的組織與行動。
博物館要在社會扮演一個合理的角色。在博物館領域工作的社會人文學科,更應有長期的關懷、從事行動博物館學。諸如組成研究團隊,更積極的照護博物館內外的文化遺產,從事受災行為及其反應、社群/族群對於風險與災害的文化詮釋(包括藝術詮釋)、後災害的博物館實踐與其變遷等議題的基礎研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